如何提笔,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无论是对于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是一个难题。
开学伊始,2022级上道书院导师王春东教授就“如何提升展示能力和沟通技巧”为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导师沙龙海报中的“千万不要这样写自述信和PPT了!”主题吸引了很多同学前来,上道书院的学生活动空间顿时宾朋满座。
讲座开始,王老师并没有直入主题, 而是给大家娓娓道来,先讲起了《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王老师问大家:“对话中红玉提到了这么多的“奶奶”,为什么王熙凤能听懂,而李纨却不知所云呢?”答案是:沟通要有语境,要关注沟通的目的。同理,在学习生活中仅仅有了想法与成果是不够的,简洁明了地把他们展示出来是必要的。这种时候,需要的是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目的决定了沟通的内容和形式。在不同的需求下,目的是不同的。不同的展示形式拥有不同的技巧,可以使其简洁明了,事半功倍。接下来,王老师通过自己经历的各种实例分门别类给大家逐一讲解起来,沟通的技巧,沟通的忌讳……
一、PPT(Slides):
首先,王老师通过自身体会,以他曾经看到过的学生们的PPT样式举例,为同学们讲解了“冒泡排序”的知识。
1.全文字PPT:既不简洁,也不容易让人理解。偏偏很多同学都这样做PPT,在讲解时更是直接照着文字念,可事实上,效果却聊胜于无。这样低效无价值的pre,当然得不了高分。所以,非必要时,不要写很多文字。
2.流程图PPT:乍一看非常简洁,但是王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看认为效果并不好。如果听众对流程图并不熟悉或者没有超强的读图能力,那么理解这样的知识就会很困难。在进行讲解时,应该把对方想成傻瓜,什么也不会,把内容呈现得越直白越好。还有,在PPT中放的图片,不要放标量图!以防在放大后,标量图会糊(这一点在可能使用很多图片的学术论文中也尤为重要)。从网上找到的图片要注意水印是否清除干净。王老师也提到,矢量图的制作可以用keynote等工具。
最终,经由同学们的感受,用简单案例描述的PPT是效果最好的,美观之余,也简洁明了,让大家一看就懂。而在遇见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检查PPT中的数字正确与否。不管是在做Pre还是在学术报告中,临场改数字都是很不专业的体现。王老师也把个人体会告诉大家:在小范围的展示时,PPT做成浅色;而在大厅展示时,深色的PPT会使后排看得更加清晰。
二、邮件(Email):
王老师说收到过很多存在问题的Email,展示后也引得同学们不禁阵阵发笑。
王老师强调,Email首先一定要记得写主题,简洁明快。行文不要啰嗦,直奔主题。在礼貌方面,写上称呼是最基本的,但也不要过于“礼貌尊敬”,少说一些客套话。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第一次给教授写信时,称呼“姓(Last name)”来表示尊敬。也要在发件之前,检查错别字、附件等。在较为正式的E-mail中,还要注意邮箱昵称不要过于可爱。必要时可以给备用邮箱先发一次邮件,看看收件效果。
三、自述信(Personal Statement):
自述信要展示的是你的优点,自述信沟通的四大要素是:积极向上、有的放矢、材料呼应和以例服人。
王老师认为自述信不宜过长,一定要展现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而不是幽怨悲观。但是也不要夸大其词,卖惨。在信中一定要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优势,比如:科研能力、学习态度、特质等。信中的内容与补充的材料要一一呼应上,材料中的奖状一定要在内容中有所体现。最重要的是以事实来说明自己的合适:对于这个专业、这个项目,修过哪些相关课程,得分怎么样……而不是泛泛空谈。而在谈到团队参赛时,对自己的分工实事求是。一稿多投时一定要仔细检查称谓。语法逻辑错误和错别字也一定要杜绝。在写信时,一定不要复制粘贴套模板,而可以在参考其行文框架的基础上自己写作。
切忌:卖惨、夸大其词、一稿多投、套模板和错误百出。
四、报告与论文
报告和论文将常伴我们的生活。王老师慷慨也地将他的写作秘籍分享了给大家:“往往我们的报告与论文是围绕着科研问题与实验展开的,开头,我们需要先分析整个大背景,讲述这个科研问题于背景下的重要性。接着,阐明研究的具体问题,在过去有没有已有的方案或近似的解决方法,并指出他们的缺陷。这样既可以体现出你对这个问题的深刻了解,也说明了现有方案的不足促使你进行研究。最后,讲述你提出的解决方案。你的方案一定是没有之前这些缺陷的。此时,当你的方案(算法)里有参数时,一定要给出参数这样取值的原因。最后,通过实验量化证明你方案中的优点,并写清楚你的方案的性价比(花费了什么得以增多什么……)。在解释相关工作时,不要引用太久远的文献,最好是近三年或五年的贴切文献。注意行文逻辑不要胡乱,从一而终。一定要注意格式要求。还有图文方面,用excel作图时记得加上y轴,配色要少但是不要纯黑白。放到PPT上的图片report时一定要加以解释。最后注意前后不要矛盾,逻辑要自洽,并检查语法错误。”
切忌:逻辑混乱、格式混乱、图文业余、内容缺失、前后矛盾和语法错误。
“当你能够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就离解决它不远了。”王老师鼓励同学们多多科研,用实践解决问题,也希望看到努力的同学们能够学到“展示与沟通”这门学问,得到更好的回报。
上海科技大学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的原则,“通、专、新”融合,全面推进“学院+书院”协同育人的特色教育模式与制度。教授既是专业学院的老师又是书院的导师,本科生入学后即获得某个专业学院学生+某个书院学生的双重身份。相信在书院导师的指引之下,上科大本科生在综合素质成长的道路中会绽放更多的精彩!
撰稿:金宣伊
摄影:叶之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