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活动

上道品绘第二讲:学院派的故事:雅克-路易·大卫

发布者:上道书院 发布时间:2022-12-09 浏览次数:75

    【上道品绘】是创意与艺术学院王受之教授为上道书院量身订制的绘画类讲座。王院长将以经典的美术作品为主线,带领同学们深度体会伟大画作的魅力。每次讲座中,王院长还将奉上现场手绘作品,让同学们一饱眼福。期待上海科技大学的学子在上道品绘系列讲座中尽享艺术盛宴!


129日,上道品绘《从米开朗基罗到安迪·沃霍尔》系列讲座第二讲如期而至。王受之院长应邀,围绕“学院派的故事:大卫和安格尔”的讲座主题,续讲“文艺复兴”之后的艺术史,讲起了大卫的故事。




雅克-路易·大卫,18世纪的法国新古典主义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标志着由洛可可风格向古典主义的转变。


雅克-路易·大卫自画像


虽为雅座艺谈,却无“授”与“受”的严肃。在王院长慷慨风趣的分享中,知识仍然严谨,却更成熟可爱,历史和人物依然让人敬畏,只是剥除了死板,变得活泼起来。一位画家一生的辉煌和流亡,热闹与孤寂,也在这种温热的叙事中,如画卷展开般传奇地“复活”。

幼时父亲因和他人决斗而死,由叔叔抚养长大,叔叔希望他成为律师或者建筑师,但是他天性喜欢画画,沉默寡言,师从伟大的弗朗索瓦·布歇、约瑟夫·维恩,长大后却也与父亲一样重蹈覆辙,与人决斗后脸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27岁终获罗马大奖得以去罗马法兰西学院学习。学成归来后在法国大革命后成为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的战友,后来又成为拿破仑的御用画师,波旁王朝复辟后,被迫迁居比利时布鲁塞尔,政治上的骑墙,导致死后他的墓,一直留在了布鲁塞尔。

在完成对历史背景的引入后,王院长带我们回溯了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

少时的成长历程与绘画学习的渊源——在巴黎皇家美术学院求学,因获得“罗马大奖”转去法兰西学院留学,先后师从弗朗索瓦·布歇,约瑟夫·玛丽·维恩,绘画风格逐渐从洛可可式的轻浮转向古典的朴素、严肃和强烈的情感,代表了法兰西学院派的转变历程;

在卢浮宫里创作——自罗马留学回归后,大卫一跃进入卢浮宫。在《荷拉斯兄弟之誓》、《苏格拉底之死》等作品中,大卫的共和思想逐渐萌发。他钟情大题材画作,画作中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如《荷拉斯兄弟之誓》,画作高扬共和精神与公民美德,利用人物神情和场景氛围表现忠诚、牺牲、坚韧的精神。大革命中大卫创作的《马拉之死》和革命失败后《萨宾的妇女》两幅作品,都体现出与时代和法国革命背景结合的叙事特色。画家精湛严谨的绘画功底——对宏大场面的完美把握、扎实的造型解剖,恰到好处的色彩和光线、以及近乎完美的细节表达,都在这些画作中可见一斑;



               

                    

                               


巅峰、流亡与陨灭——成为拿破仑御用画家后,大卫为其作画《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等,画作的政治地位达到高峰。可随后波旁王朝复辟,大卫最终在政治轮回中走向流亡。他也因政治立场不断改变,在艺术史上一直为人诟病,在他绘画生涯中最后一张画《被维纳斯解除武装的战神马尔斯》完成之后,1825年,这位传奇画家最终死于马车车祸。

《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图片来源于网络)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位艺术家生命中的灿烂与孤寂,在艺术史上浓缩成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画笔下那些堂皇、庄严,富有生命力的历史场景,在遥远的未来引起了惊奇与共鸣,成为艺术不朽的见证。感谢有王院长的带领,我们才得以于艺术长廊中游历,被新古典主义沉稳、宏伟的气势所感憾,听见遥远的故事,听见画里的回声,于是能在沉静中窥见热闹,承接住永恒和矜重的感召。讲座在王院长笔下的大卫画中落下了帷幕。






撰稿:何佳馨

摄影:叶之易

摄像:张懿靖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