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道讲坛

上道讲坛第十期:人生之道,在明斜杠

发布者:上道书院 发布时间:2022-12-07 浏览次数:91

1130日,上道书院有幸邀请到人文科学研究院的刘勋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一个斜杠青年的成长故事”。刘勋教授借用一句句古代典籍中的名言,为到场师生呈现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哲学。

讲座伊始,刘勋教授以道德经中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引入主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关于祸福的经历。在儿时,刘勋教授是一个全面发展且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小升初的时候他经历了一次“因祸得福”,以择校生的身份进入了一所重点初中。在初中,他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奋发图强,以十分优秀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但在高中,他经历了“因福致祸”。他认为自己能保送中山大学而不再继续奋发努力,与更好的未来擦肩而过。升研究生的时候,受了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他没有选择更好的大学。现在回想来,这是一个福祸相依存的过程。

人不可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耻感是人前进的动力。从无耻到知耻并记住为何致耻,才能够避免更大的损失。刘勋教授清晰地记住了他择校生的身份,才能够不断上进。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选择对的东西,结识了对的人,记住了成功的感觉,并不懈坚持。刘勋教授以他身边一位同学的例子,从反面讲述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时,他也从正面对此进行陈述。他酷爱左传,但他认为市面上关于左传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于是他自己写了一本书并广泛征集意见。他参加左传读书会,与各位教授交流学识和思想,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与教授们的推荐。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刘教授以考GRE的经历对此进行阐述。GRE的本是词汇,但他没有选择功利的记忆方法,而去选择翻阅,理解并记忆经典的韦氏字典,最终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以读书时同寝室的三位知之者、好之者与乐之者为例阐述了这个观点。他作为一个乐之者,非常享受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他买来了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化学课本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无尽的快乐,同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刘勋教授以自己申请博士的经历生动地介绍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他想申请哈佛大学的博士,但受到了老师的阻拦,这使他陷入了迷茫。在思考了一些方案后,他向另一位导师请求帮助与指导,获得了许可。最终经历了重重困难,突破了绝地,拿到了牛津大学的offer

所谓“收拾精神,自作主宰”,即你是你自己的标准。在刘教授的中学时代,他的一位美术老师对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他曾说过作品就是人品,人要能够放下,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刘教授也引用了诺贝尔奖得主James E. Rothman的观点告诫同学们:“首先不要盲目遵从老人讲的话,年轻人要敢于质疑权威,敢于创新。其次,学习只有一个标准:学到自己满意。”

一个人一旦生下来就在往死亡的路上走,而人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人要向死而生。刘勋教授如是说。而“当你真正知道你只能一次生命,你就有了第二次生命。”则是对生命的反思与思考。

讲座的最后,刘勋教授和同学们进行了愉快的交流,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在座的同学纷纷表示收获良多,对关于抉择和人生的思考理解也深刻了许多。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上道讲坛落下帷幕。

 

上道讲坛是上道书院的特色文化活动,现已举办至第十期,由上道书院创始院长胡金波教授亲自邀请演讲嘉宾和主持。上道讲坛邀请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多位重量级嘉宾学者走近上道书院本科生,旨在让同学们汲取榜样力量、学习成功经验、获得人生启迪。

 

第十期演讲嘉宾介绍:刘勋,1980年生于湖南长沙,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渥太华大学及牛津大学生物化学系。2009年牛津大学博士毕业回国后,曾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上海科技大学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现任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中华文明史、《左传》、《论语》的研究和教学,著有《春秋左传精读》(编著)、《称霸:春秋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救世:子产的为政之道》。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