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下午,上道书院导师、生命学院教授刘如娟与嘉宾学姐田维雅博士共同做客导师沙龙。值此特殊时期,她们心系同学,深入了解同学们近期的人际交往问题,帮助同学们与室友和导师更好地沟通和相处。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和身边的人起争执、有矛盾或闹不愉快,这是正常的现象。刘如娟老师列举了一系列常见的“冲突”,比如,室友之间生活作息不一致、导师否认学生做出的努力和能力等等。面对这些“冲突”时,如何缓解内心的负面感受并解决它呢?刘老师指出,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帮助化解“冲突”并建立良好关系。刘老师还向同学们推荐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著作《非暴力沟通》,并简明扼要地阐释了数种重要的沟通要素和方法。
做到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在表达“观察”的时候,要区分评论,没有必要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贴上“标签”。如果我们认为权威的“正确思想”是重要的,感受是无关紧要的,表达内心的感受是不被鼓励的,那么此刻的心灵是被压抑的,这并不好受。
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表达“感受”时需要和想法相区分,更需要丰富我们的词汇从而清楚地表达。感受的根源是自身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其实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是可以做出积极回应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偶尔会做“情感奴隶”,觉得有义务使他人快乐;偶尔表现得“面目可憎”,拒绝考虑他人感受和需要;偶尔扮演“生活主人”,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责,但无法为他人负责。
在表达“请求”时,则需要避免用“命令”的语气。客观地提出具体的请求,明确谈话的目的,获取请求反馈,了解他人反应。是什么蒙蔽了爱?用自己的标准评判他人的行为,并以命令的口吻提出要求,还要做一番比较,说明这样是对的,是更好的,而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贬低、表示排斥。
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暴力”的,也不想出口伤人。但言语上不经意的辱骂、嘲讽、否定、说教、打断、评价以及拒不回应都会给我们带来心情的不悦和情感的创伤,甚至留下阴影,从而使我们对特定词汇、语气和神情等产生过激反应。这些语言暴力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我们都受到过语言暴力,也都不经意间用它去攻击身边的人。其实我们都可以好好地表达自己,倾听他人。
紧接着田维雅学姐也结合自身多年与室友和同学相处的经验,以轻松诙谐却不乏干货的分享,引发同学们的积极提问与广泛讨论。
沙龙结束后,许多同学颇有感受,就遇到的实际问题开麦交流。刘老师和田维雅学姐也在线帮助提问的同学分析问题并提供建议,引导同学们以合适的方式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