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活动

上道讲坛第五期:“对话·科技”系列活动首期对话精彩上演

发布者:上道书院 发布时间:2022-03-09 浏览次数:80


“上道讲坛”是上道书院树立书院教育理念的品牌特色活动,旨在使书院学生通过与大师大家面对面的交流,汲取榜样力量,学习成功经验,获得人生启迪

2021年秋学期“院士面对面”的首期“科学家谈科学”主题系列活动之后,2022年春学期上道讲坛以“科技”之名开启圆桌对话模式,围绕“艺术”“创业”“生命”和“人文”四个主题展开。每期讲坛邀请两位领域内的专家和两名书院学生展开精彩对话,上道书院创始院长胡金波以书院家人的身份参与讨论。

39日晚2022年春季上道讲坛“对话·科技”系列第一期在图书馆302报告厅举行,本期主题是“艺术×科技”。书院特别邀请了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信息学院执行院长虞晶怡教授和创艺学院廖树林教授,以及上道书院院生高铉昊(2021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和李官凌(2021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两位同学参与对话。上道书院企业导师、资深传媒及公共关系学者汤维维应邀主持。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元宇宙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元宇宙发生之后,我们会面临怎样的改变?

虞晶怡首先从“计算机图形学之父”、图灵奖得主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发明的、被称为“达摩克里斯之剑”的第一代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头盔说起。为什么叫达摩克里斯之剑?因为这个头盔非常巨大,头顶有一根铜管,把所有的连线都穿在里面,像一把剑一样竖在头顶。这个名称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寓意,即这个技术本身可能像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拥有强大的力量却不一定安全,从而警示我们不要滥用。

虞晶怡谈起他与伊凡·苏泽兰关于深度学习的一次对话。伊凡·苏泽兰认为,深度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正是因为深度学习里的不确定性,才赋予了深度学习的智能属性(Intelligence元宇宙这个概念的关键元素和关键技术其实就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以第一代苹果智能手机为例,人工智能不仅实现了人机的自然交互,而且让用户成为内容生成的核心并且拥有优秀的体验感

主题点评:正是因为元宇宙的核心元素和核心技术——人工智能,让技术和艺术的连接更生动、更有价值

 

元宇宙和艺术如何交融?数字技术作为面向未来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否会对艺术的生产、交易与消费产生影响?

当话题从元宇宙转换到艺术领域,廖树林说到,“正如不确定性是人工智能的深刻属性一样,在艺术领域也有这样一个颠覆性的过程。”当代艺术之前,人们都认为艺术是必然的:一个有天赋的人,经过很多年的修炼,最终成为一个艺术家。但是,德国人约瑟夫·博伊斯在1967年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人人都是艺术家。在他看来人人都具有使自己成为艺术家的创造力。创造力并不是艺术家的专利,艺术并不只是艺术家的作品,而是一切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产物,一切生活世界中的素材都可以作为艺术媒介和观念物件来表达特定的理念。这一观念彻底打破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藩篱。

数字技术对艺术有着怎样深刻的影响?廖树林讲述了两个小故事。

2021年3月11日,艺术家迈克·温科尔曼创作的一件纯数字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拍卖行以6934万美元落槌,成为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卖史上价值第三高的艺术品。这份由5000张小图像组成画作刷新了数码艺术拍品的最高成交价纪录。

2018年,法国艺术团体Obvious通过AI所完成的一件作品《爱德蒙·贝拉米肖像》在佳士得拍卖中以43.25万美元的高价成交。这个艺术团体使用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算法生成人工智能肖像画,再用创造性对抗网络(Cre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CAN)算法在此基础上使之更具创意,判断所生成的作品的历史时期,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有派别的“艺术品”。

这两个数字作品的故事告诉我们,从数字时代开始,艺术领域就进入了一个脱胎换骨的革命。数字技术产生的画作还是画吗?数字技术设计出来的作品是艺术品吗?它们是计算机的随机产物还是人的创作?创作者的原意是什么?……对于艺术而言,艺术从来都不缺争论,而争论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主题点评:如果说人工智能是一个全新的工具、是一支“马良之笔”的话,那么在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则改变了艺术的方式,甚至重新定义了艺术。一方面艺术家的设计权利被数据所剥夺了,另一方面数据又赋予了艺术家更大的力量和能力,这种能力甚至可以穿透时间。一副作品从创作之初到永远,它都是一幅作品,它可以被追溯,它的每一个时刻都可以被定义为一副艺术作品,具有它的价值。

上道书院高铉昊和李官凌两位同学向特邀嘉宾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了讨论。


以“科技”之名,上道讲坛首试圆桌对话方式,以嘉宾和书院同学间激烈的讨论,激发思想、碰撞心灵,深受书院同学们的喜爱。原定一小时的论坛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文博数字化对传统的博物业会带来什么影响?人工智能是否能产生新的知识?虚拟世界是否会使人沉溺其而忽略与大自然的互动?当技术发展到某种程度,虚拟和现实难以区分,元宇宙有没有可能将虚拟世界统一到现实世界中?在元宇宙领域的投机行为?是否会有艺术大灭绝……本次讲坛引发了书院同学们的诸多思考,大家在现场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嘉宾们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每一次讨论都将论坛引入一个新的高潮,气氛极为热烈。

 

最后,胡金波对本次论坛效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强调了书院教育的本质,上道书院创立上道讲坛的初衷就是寄望通过为书院同学搭建与大师大家定期无障碍交流的平台,碰撞思想、产生火花、激荡心灵、启发潜能,点亮人生之路。胡金波寄语书院同学们,在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首先应该保持科学的精神,尊重事实的同时保持怀疑和探索精神,才能坚持住事物的本质。


搜索
您想要找的